平原山林,天空海洋,食衣住行,永續不息--- 始於蔬果豆棚的減廢延續之路。

[減廢修繕講座] 醜毛衣×老派對-最暖話修對談 ∣ 大稻埕 ∣ 迪化街 URS127


醜毛衣×老派對-最暖話修對談

天氣轉冷,來重點回顧12/21(六)在大稻埕URS127知識客廳2F舉辦的 
#醜毛衣老派對話修對談,在環境議題上,我們總能看到環團或媒體上探討舊衣問題,檢討生產者無良或消費者買太多,討論衣物該怎麼回收或改造,但這些是不是真的就是問題的核心?到底該怎麼做?又或者我們是不是漏掉什麼環節?
 
因此我們在講者的邀請、順序與主題安排,由 有布組合 Nunoji United從布料與製衣開始檢視浪費和污染的環節在哪,瞭解紡織業裡隱藏 #Deadstock,並且在實際駐地田調之後,從訂製產業的現況與獨立設計師的需求,以媒合選布的服務,讓當季創新的織品能夠被零售小量購買,減少餘布只能在無法庫存後被拋出,甚至丟棄燒毀。
 




另外在織造與成衣的過程中,檢視廠商是不是符合友善勞動與法律規範,甚至庇護性的公益就業機會;同時也由 巧欣針織企業社的陳良泉老闆,從成衣織造的環節,將衣物容易損壞的部位與原因,教導大家可以如何透過實體購買時的觀察,就能減少未來損壞的機會,以及購買後洗滌、吊掛、收納等保養的細節,還有可能瀕臨工藝斷層的針織繡補技術。
 










田野間 Eco Tano ReDesign Workshop再重新帶大家檢視我們可能對於快時尚的認知,衣物纖維的選擇與特性,以及回收系統的期待與誤解,還有我們經常遺漏的維修與修改的一環。
 
衣物最後的最後一哩路,不應該只是丟進回收箱,然後期待弱勢朋友穿得很開心,或者期待哪個設計師品牌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覺得安心而已,我們其實應該 #在回收或丟棄前就拖延衣物的旅程,或者,在購衣前,審慎思考需要與想要,並實際觸摸、觀察與試穿。
 
對食物我們開始重視履歷,接下來就是衣物了。
  
最後,良泉老闆給了一個我們覺得很重要的觀念:針織(製衣)的細節在接線上、在捻線裡,修補也不是只是看起來平凡的修補,而是強化並防止心愛的衣物在同一個地方再次破損,這些是在表面看不到的價值,需要時間的檢視。
 
但大家丟太快。
 



 
#小量織品媒合 歡迎洽詢 #有布組合
#針織繡補 與 #手搖橫編機 課程找 #巧欣針織企業社
------------
回報登錄網址:http://showroom.ecotano.com/
(請點選「我想協助登錄修繕工作室資料」鈕)
修∣SHOW ROOM誌-Youtube頻道:https://lihi1.com/PHAu0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活動原始資訊】
這幾年台灣耶誕節前夕也跟著吹起「醜毛衣派對(Ugly Sweater Party)」,歐美聖誕節穿上「醜毛衣」文化習俗始據傳始於80年代,母親或祖母時常幫家人針織毛衣在聖誕節穿上,但是年輕人一直以來抗拒這樣的幼稚禮物,直到電影《BJ單身日記裡》柯林佛斯的聖誕醜毛衣造型帶起風潮,自此開始成為節慶的一部分,許多品牌開始在聖誕節推出聖誕限定的醜毛衣,甚至天價競標。

2019年的最後,我們邀請在織品循環創新的好夥伴們--- 有布組合 Nunoji United ,並特別邀請 巧欣針織企業社陳良泉老闆,來為大家從線材、織作到繡補工藝,瞭解台灣成衣與針織業的發展,以及平日保養、收納針織衣物的方式。

以及我們也一起來聆聽你與毛衣的故事,讓記憶與技藝能夠被珍惜與傳遞。

時間:12/21(六)14:00-17:00
地點: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27號3F
費用:免費

請攜帶1-2件有故事的毛衣、或破損想補的毛衣、或想試著與別人交換的毛衣。

【活動流程】
你與毛衣的故事▕
請攜帶1-2件有故事的毛衣、或破損想補的毛衣、或想試著與別人交換的毛衣。

與談者▕


■ 有布組合

有布組合是新型態的零售小賣織品平台,是獨立服裝設計師的最佳夥伴,也是設計師與傳統批發紡織業的橋樑。有布組合提供符合時裝設計師需求的織品服務,挑選歐美品牌的當季時裝用平織、針織布品,以及少見的特殊材質織品,搭配多元的展示、彈性小量拆售的方式,完整支持設計師的想法創作與素材探索。
 
有布組合也支持織品的循環經濟,不定期舉辦紡織角料的春天 活動,將紡織廠的布邊材料整理後發送給有需求的手作者,達到價值的再利用。
 
■ 日本JUKI台灣總代理 佳織縫紉
 
JUKI 超過 80 年研發生產縫紉機累積的經驗與品質,透過家庭用縫紉機的輕巧便利,讓縫紉完美融入你我日常生活的每一刻。
 
從衣物與織品的修補,到各種布料的應用創作,致力於提供臺灣每一位縫紉愛好者更美好的使用體驗。
 
■ 巧欣針織社
 
實戰經驗超過四十年的老闆良泉,十七歲時踏著中國強的布鞋,跟著舅舅搭火車從清水鄉下到台北,白天在紡織工廠洗衣服,晚上跟著師傅學手搖橫編織機。從單一裁剪、車縫機器到擁有一條龍生產的工廠,中途也曾遭遇工廠倒閉,紡織的事業跟著世界景氣與政府政策迭迭起起,但這四十年間不變的是:他們仍舊在這間沒有招牌的小工廠,一絲不苟地織著每件衣裳。

與台灣其他的傳統產業一樣,面臨技術人員短缺,產學斷層,市場轉移以及無人接班的困境。巧欣認為毛線的溫度與編織的美好不該僅是停留在阿姨們的手上、封存於默默無名的廠房中。所以在未來,巧欣針織社希望走出原有的框架、透過系列的手作課程,將毛線的溫暖傳遞給更多工廠外的人們。
 
■ 田野間再新設計工作室(REstoRE 舊與新織)
2014年租了菜園,向農友學種菜,邀親子家庭來「共耕」,直接感受四季與作物的連動,因為種菜,目睹鄰田外圍紡織染整工廠所造成的廢水污染,縱使農友採無農藥無化肥的友善耕作,廢棄的污水仍一點一滴滲透到土壤,慢慢產生不可預期的惡性循環。
 
因此回溯過去1/3以上的職涯都在服裝產業,因緣際會在西門町潮流聚匯地成立工作室,主以教學方式來推廣延長舊衣壽命的方式,以及推動紡織工業剩料的利用,同時也透過解構衣物理解地球消化衣物的不易;重新由線體到織品,來影響更多人購衣前可以再多思考衣物的旅程。
 

QA時間▕
毛衣繡補諮詢、參與者換衣交流時間

留言

熱門文章